岳飞之死,不止是秦桧的错

作者:弃知先生
岳飞之死,不止是秦桧的错
几百年来,岳飞的冤死一直被归咎于一个名字:秦桧。走进杭州岳王庙,跪在岳飞墓前的铁像正是秦桧夫妇——低头弓背,似乎在向千秋万代请罪。游客路过,无不对着铁像吐口水、丢臭鸡蛋,以示对奸臣的痛恨。好在这对铁像刀枪不入、百毒不侵,否则几百年下来,恐怕早已被唾沫星子淹没。秦桧,这个千古逆贼,成了所有悲愤的出口。忠臣与奸臣的戏码就这样定格了吗?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简单?
历史真相:谁该为岳飞之死负责?
岳飞是南宋抗金的民族英雄。他挥师北伐,直指黄龙府,眼看就要收复中原、迎回被金人掳走的两位皇帝。就在此时,宋高宗赵构一纸诏令下达,据说十二道金牌连发,将岳飞从前线火速召回。紧接着,朝廷以“谋反”等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打入大牢,最终赐死于风波亭,年仅39岁。岳飞没有死在抗击金兵的沙场,却死在了自己誓死效忠的大宋朝廷手中。不是死于金国的刀枪,而是死于南宋皇帝的圣旨;不是败给外敌的铁骑,而是败给了本朝君主的多疑和算计。
这所有的一切,难道只是秦桧一人的阴谋?如果没有皇帝的授意和默许,一个区区宰相真能只手遮天、置统帅于死地吗?显然不可能。秦桧固然是构陷岳飞的直接操刀者,但真正希望岳飞死的人,是南宋的皇帝赵构。历史学家们早有定论:主和谋杀岳飞的主谋正是宋高宗自己,秦桧不过是执行者。韩世忠曾怒问秦桧:“岳飞究竟犯了什么罪?”秦桧理屈词穷,只丢下一句:“莫须有。”所谓“莫须有”,就是说也许有吧,连秦桧自己都心虚得拿不出半点实证。可即便如此,他还是得奉旨行事,当起了皇帝手里的刽子手。
赵构为什么非杀岳飞不可?无非是岳飞的忠义触动了他的疑忌。岳飞奋勇北伐,在赵构眼里不是忠心,而是威胁——威胁他的议和大计,威胁他来之不易的皇位。
他一心想与金国议和割地,以换取偏安江南的太平日子,更不愿岳飞真把他那被金国扣押的皇兄(宋钦宗)和父亲(宋徽宗)救回来。如果前朝皇帝复位,赵构自己就要打回原形、让位于人,他哪能甘心?所以,与其让岳飞建立奇功,不如先除之而后快。正是在这种心理下,岳飞被一手推进了死局。
秦桧:千古背锅侠
先说清楚,秦桧当然不冤。他投降卖国、诬陷忠良,该记的黑账一笔不少。只是,把岳飞之死的全部罪责都丢给秦桧一个人,这种现象本身就很耐人寻味。千百年来,几乎所有的骂名和仇恨都倾泻在秦桧身上,仿佛岳飞就是被秦桧一人谋害、南宋中道崩殂也是拜秦桧所赐。皇帝呢?赵构成功地躲在了幕后,既不用跪像示众,也不必承担过多骂名。杭州岳王庙前让秦桧夫妇永世跪罪,却不见宋高宗半个身影。历史的大戏就是这么演的:皇帝站在幕后,奸臣站在台前挨骂。
这背后,其实有封建社会的一套逻辑。皇帝是至尊,哪怕他昏庸多疑,也没人敢直接怪罪天子。于是,无论朝廷还是民间,都乐于把一切坏事推到奸臣身上。皇帝出昏招,可以说是被奸臣蒙蔽;国家出惨剧,可以说是奸臣弄权作乱。所谓“伴君如伴虎”,真老虎不能得罪,只好拿虎身边的狐狸开刀。
我们习惯了用一个人的坏,去解释一切的不幸。皇帝无能,罪在奸臣;朝政腐败,罪在阉党;天下大乱,罪在妖妃。似乎只要除了那个坏人,乾坤就能颠倒回正,所有问题迎刃而解。这种想法听着痛快,却往往只是自我安慰。没有昏君的纵容,奸臣岂能兴风作浪?没有制度的漏洞,岳飞这样的英雄又怎会孤立无援?
把责任都推给秦桧,是一种心理上的捷径。找到一个替罪羊,大家把愤怒都发泄在他身上,这件事就算有了交代。一个秦桧伏法,似乎岳飞沉冤得雪;一个奸臣被千夫所指,似乎社稷就能转危为安。然而,真相真是这么简单吗?如果每次出了问题,我们都只顾着揪出一个秦桧来祭旗,那么真正深层的漏洞永远不会被填补。历史如此,现实又何尝不是呢?
从秦桧到“临时工”
历史归历史,当我们回到现实,会发现替罪羊的戏码从未退出舞台。当今社会没有皇帝和宰相,但遇到责任事故,出来顶锅的“秦桧”依然层出不穷。只是他们换了个现代名字,叫做“临时工”。
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样的新闻桥段:某单位出了纰漏,引发众怒,最后的通报往往是“涉事责任人(临时工)已被辞退”。一个临时工,仿佛解决了一切问题。至于那背后的监管漏洞、决策失误,则很少有人再深究。许多制度性的失灵,最后都巧妙地变成了“个别人”的失职,像一场精心编排的魔术。真正该负责的人稳坐钓鱼台,制度层面的漏洞也继续悬在那里,等待下一次事故再次撕开口子。
不只是政府部门,几乎所有权力结构中都存在这种甩锅逻辑。公司项目失败,撤职几个经理了事;公共事件恶化,找几个替罪羊问责;甚至家庭出了问题,也往往归咎于某个成员的过错以求内部平衡。这种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处理方式,短期看似平息了风波,却从未真正解决问题。
大众也往往接受这种表面交代。因为将一切归咎于个别人,既简单又过瘾——我们尽可以在道德上踏扁一个“坏蛋”,却无须费力思考更复杂的深层原因。当替罪羊被拉出来祭旗,大多数人也就满足地散去,甚至松了口气。毕竟,坏人伏法正合我们心意,而追究制度和集体的问题则要麻烦得多。可是,逃避复杂问题并不能让世界变好,它只会让同样的教训一再重演。
群体意识:觉醒才有希望
我们之所以乐于相信岳飞死于秦桧,因为这样,岳飞的悲剧就是奸臣的阴谋,不必追究皇帝的猜忌;因为这样,民族英雄的陨落就是个人道德的问题,不必归咎制度的缺陷;因为这样,我们大众就无需反思自身的沉默与盲从,可以心安理得地痛骂一个恶人。
但如果人人都选择如此简单地看待历史和现实,那么悲剧只会重演。当我们将眼睛蒙住,只去鞭挞一个替罪羊时,真正的凶手往往逍遥法外,真正的问题也永远得不到解决。岳飞沉冤不雪,类似的忠良还会冤死;秦桧倒了,还会有“张桧”“李桧”前仆后继。要想打破这个循环,我们就必须提高群体的意识和责任感。遇事不能再只问“谁的锅”,更要问“制度哪里出了漏洞”、“我们是否也有责任”。唯有直面真相、勇于深究,我们才能汲取教训,推动改变。
一个社会的成熟,在于其成员愿意承担责任,也敢于追究真正的责任归属。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痛骂几个坏人,而是开始要求制度改进、群体自省,这个社会才算真正长大了。只有当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普遍看清岳飞之死不是秦桧的责任,这片土地才有希望。